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院返乡大学生团员积极向所在社区(村)报到,在做好自身安全防护的前提下,依法科学有序参与疫情联防联控,努力当好疫情防控的“战斗员”“宣传员”“保障员”,积极投身于疫情防控的狙击战中。
截止3月1日,乌兰察布职业学院共有115名青年志愿者一直坚守在社区防控工作的岗位上,开展登记社区出入人员信息、劝返非社区居民、测量体温等多项志愿服务工作,每天服务时间超过8个小时。他们用尚且稚嫩的肩膀,扛起了“爱的桥梁”,彰显出我院青年的使命担当。
防控疫情 志愿前行
罗颖同学是机电技术系16级本科班的一名在校大学生,中共党员,曾在2016年获得“优秀团干部”荣誉称号,在校期间成绩优异,担任班级学习委员,并多次获得助学金。在这次疫情抗击战役中,她积极响学院共青团动员令,参加家乡所在地防控疫情志愿服务工作。为防止疫情扩散,主动申请到哨口站岗,自觉承担起检查、并登记来往车辆及人员、禁止外地车辆驶入、劝阻其他人员出入等任务。 2020年2月5日,罗颖同学正式加入志愿者行列,积极工作并协助村委会排查返乡人员,针对村民防控意识不强,麻痹大意思思想严重的情况,耐心给村民讲解疫情的严重性,做好自我防控的重要性,她积极宣传村委会有关防控疫情文件精神,如不出户,戴口罩,不聚会,禁止走门串户,勤消毒等工作,在她的积极宣传下,提高了村民的防控意识,为后期防控工作做下了强有力的铺垫。 2020年2月9日早晨,罗颖同学到疫情防控哨口站岗,她一刻不曾耽误急忙到达值班点,看到出入人员及时劝阻,并提醒村民出门必须戴口罩,经过地毯式一遍又一遍的劝导,疏散人群,公共场所人员明显减少,她坚守自己的岗位,认真对待,不曾有丝毫懈怠,因此受到了镇党委书记的特别表扬。她说:“疫情就是责任,疫情就是命令,我应该在国家需要我的时候贡献一份绵薄的力量,身为一名共产党员更是应该起到积极带头作用,为大家做出一些实事,为乡亲们守护一份安宁,这是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更是我们牢记初心不忘使命的践行和体现。”2020年2月5日至今,罗颖同学除了站岗期间外,更是运用所学知识,帮助领导及村民提出更加合理的建议,制定更加方便明了的计划,罗颖同学在工作期间很有方法,安排妥当也讲原则,凡是外来人员,哪怕亲戚朋友都必须经过一系列检查,确保一切正常才可通过,工作中也很有成效,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肯定和好评,只要有需要,她义不容辞,罗颖同学生动的诠释了一名青年志愿者的初心和使命,切实践行着自己的入党誓词。疫情无情人有情,罗颖同学在严寒中值守,为打赢疫情防控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王永春同学是机电技术系18铁供(1)班班长,同时也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在2018-2019年度期间获得“优秀班干部”、“桃李之星”荣誉称号,多次获得国家助学金。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他积极响应政府“切实将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抓紧抓细抓实,扎实落实各项防控工作任务”。从2020年2月8日起,王永春同学配合村干部就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全员进入“战斗状态”,并做好信息上传下达和报送工作。他不仅随时要跟踪报告防控对象体温监测情况并做好思想工作和心理疏导,还要使被隔离对象及家属能够充分认识到隔离观察重要性和必要性,对全体村民实行每日一次体温及身体状况监测并建立台账,每晚向村疫情防控小组组长汇报。疫情期间切实做到“有事报情况、无事报平安”。疫情发生以来,王永春同学积极响应配合什力邓村疫情防控工作,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夜以继日、连续作战,迎难而上、勇挑重担,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全力以赴做好政策宣传引导、疫情排查上报、公共环境消杀、村庄封闭管理、居民生活保障等工作,为阻击疫情扩散蔓延做出积极贡献。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坚韧的毅力,坚决配合村干及领导打赢这场疫情保卫战!

李海洋同学是机电技术系17级汽修班外出实习的一名共青团员。他成绩优异,表现突出。2018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优秀班干部”荣誉称号、曾参加内蒙古十四届运动会开幕式表演;2019年获得一等助学金;2020年获得一等助学金。在外实习的他踏上2020年春节回家的路上得知疫情,回到家中后,他便积极响应学院共青团行动令,向公路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报名参加志愿服务。李海洋同学工作日常向人们发放口罩并值班。因为地处于内蒙古与黑龙江的边界,所以村口分别设置哨卡。询问路过的车辆及行人并将劝退回村。面对疫情,作为一名共青团员,他觉得应该站出来尽一丝薄力。他说:“面对这次疫情我们每一个人都应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像那炉中的烈火,克服困难燃起新的希望。疫情挡不住春天的步伐,待春暖花开之时,望疫情消散,安居乐业、国泰民安。”

病毒无情 人间有爱
张宇飞同学是经济管理系16级会计本科二班的一名在校生。疫情当前,“共产党员先上”成为无声的动员令,他作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在2020年1月29日,张宇飞同学申请加入疫情防控一线,30日正式加入集宁区前进路办事处科技社区,成为一名志愿者。投入工作后他积极配合社区搭帐篷,拉横幅,设路卡,消毒杀菌;耐心细致的向每一位进出小区的居民普及防控知识,测量体温认真登记,配合社区逐户摸排,掌握重点人群的健康状况,帮助操作手机困难的居民注册“集宁城市人人管”,工作虽辛苦而忙碌,但始终抱着一颗“不战胜疫情誓不休”的决心抗战在一线。2月5日接到上级通知,需入户排查人员信息,接到通知后他认真思考分析入户后可能出现的种种状况,提前做好入户处理预案,对于有抵触情绪的居民耐心讲解国家政策及入户调查的必要性,积极争取辖区居民的理解和配合。从下午两点到晚上九点,走出楼门已经是繁星满天。第二日依旧奔波在入户的路上,确保不落一户,不落一人,摸清底数。这些扎实细致的管理工作,为切断疾病传播途径、降低感染率奠定了坚实基础。从加入社区防疫工作起,张宇飞同学对工作不敢有一分懈怠,他坚信,“哪怕早一分钟完工,都在为抗击疫情作贡献”。看到社区工作人员日夜奋战,满身的消毒液味,几乎每天工作到深夜两三点,工作累了就伏案而睡,每一个场景都深深打动着这颗年轻的心。社区每一位义无反顾的“逆行者”,都在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做出自己的努力。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不负青春不负韶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但再长的路也有终点,再黑的夜也会迎来光明,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张宇飞同学在用自己的行动为国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虽然有些疲惫但是他感觉很开心,他说:“愿意为前线贡献力量,希望能和前线的所有工作者、志愿者早日战胜疫情,等到那一天阳光温暖 ,空气清新,畅快呼吸,欢喜面对新生活。”

姜雨薇同学是经济管理系17级会计本科三班的一名在校生,担任经济管理系学生会秘书部副部长和经济管理系心理辅导站副站长。曾获院级和自治区级“三好学生”荣誉称号。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她在疫情期间,毅然决然的加入到防疫工作志愿者当中去。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政府政策,落实好防控疫情志愿者服务工作。协助政府和办事处开展防控工作,对满洲里市新区的各个小区做好出入登记和体温测量工作。她看到新冠肺炎疫情加重后,主动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她不怕危险和困难,自愿申请到离家路途远、人流密集和车流量大的小区开展体温检测、车辆信息登记工作。在志愿服务中她认真负责,勤于思考,发现并指出个别工作人员在使用电子体温枪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向所在服务点反映,由于满洲里市气温低至零下三十多度,电子体温枪不能正常使用,她用身体对体温枪进行物理升温,促进了电子体温枪的正确规范使用。她说:“因为这次疫情,学校也推迟了开学,想在这段时间尽己所能助力防疫工作,所以就报名加入了志愿者队伍。”她尽心尽责守岗位,稳中有序做好各项防疫工作。面对家人与朋友的不解,她说:“作为一名大学生,就应该展现新时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为防疫工作贡献一份青春力量。”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她用勇敢传递了正能量,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我们青年志愿者应该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用实际行动为打赢疫情防控狙击战贡献青春力量。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姜雨薇同学每天天没亮就准备赶到志愿服务地直到晚上人员流动剧减才回家,彰显了我院青年的无私奉献,使命责任感。

吕曼竹同学是经济管理系18级会计班的一名共青团员,她学习成绩优异,曾获得“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在大年初一,春节假期的第二天,大家都还沉浸在春节团圆的欢乐氛围中,吕曼竹的父母双双接到电话分别回各自单位开会,并于当天下午迅速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她看到父母毫不犹豫的奋战在一线时,主动向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双河镇临铁村党支部递交请愿书申请做这次疫情防控的志愿者。她说:“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有责任,也有义务加入到这场抗疫战争中”。吕曼竹忘记了自己是一位柔弱的女孩,像“女汉子”一样投入工作,每天早上8:00到晚上8:00,她都在疫情防控值班点工作,密切配合工作人员进行防疫宣传,而且协助工作人员劝阻外来人员进入和对进出车辆及人员做好登记,测量体温,发放、喷洒消毒液、酒精、医用一次性口罩,出入人员登记,全国其他省、市、内蒙古其他盟市及巴市其他旗县流入人员及分流作详细登记并于每日中午12:00和下午4:30汇总上报到相关政府,还要对出入的人员填写并发放通行证。冷到实在不行的时候,就到民政局统一发放的简易帐篷里取暖。在人流量及车流量较大的临铁村防控堵卡值班点,疫情防控工作难度相当大,一方面要严防疫情输入,另一方面要守护好群众,避免出现不必要恐慌,渴了一瓶矿泉水,饿了一桶方便面,她牢牢地守护着一方净土,保护着一方安康。

抵抗疫情 坚定信念
王彦丹同学是农学与马铃薯工程系17级食品加工本科班的一名共青团员,平日里她总是热衷于参加公益活动。当得知志愿北疆“全区疫情防控志愿者招募储备”时她毫不犹豫的报了名。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她一直坚守在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人民路街道办事处地北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岗位上,自2月7日接到通知到岗以来按照社区安排,积极为社区负责包联的家属楼小区搭建简易值班室、搭建救灾帐篷、体温测量、发放消毒液,登记出入人员、车辆,在小区防控点值岗,办理疫情防控出入证。当大家还在感叹2020年的春节假期有点儿漫长时,王彦丹同学冲在一线,沉在社区,一大早不到 7点半,王彦丹同学已装备整齐,在料峭春寒中来到社区执勤点,开始了一天的值守工作,测体温、登记进出人员、核实住户情况、张贴宣传单、倡议书,宣传疫情防控相关知识。向居家隔离人员提供社区指定网上采购平台,再由她将购买物品送至家门口,保障了隔离人员在隔离期间的生活所需。上午10点左右,小区人流渐渐多起来,“您好!请出示一下出入证”、“请测量一下体温”、“您好!麻烦扫二维码登记一下”、“外地返呼人员需要自行隔离14天,有需要您联系我们”,类似的话语一遍一遍,她耐心细致帮居民尽力解决每一个问题,就是希望能守好这道疫情的防线。对市民来说,疫情要防,日子依然要过,每一位疫情防控员在细节工作中的尽心竭力,便是在帮大家守住这热腾腾的人间烟火。晨光微露,青城大地慢慢苏醒,一天的战“疫”拉开帷幕,王彦丹同学的身影又穿梭在社区的各个角落。

吴心悦同学是农学与马铃薯工程系17食品加工本科班的一名共青团员。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她一直坚守在疫情防控后勤保障工作岗位上,按照社区的安排,积极为社区负责包联的四个家属楼小区搭建简易值班室做准备工作、社区部门通行、联系照明、采购日常生活用品、蔬菜、一次性纸杯、一次性口罩回收箱等必需品。 2月3下午,吴心悦同学为了解决社区人员的生活问题,每天都在送新鲜的蔬菜给社区的每个人,每次务必要送到家门口的楼道里,有一次下雪,因为天渐渐晚,不慎跌倒,当时疼痛难忍,但在稍事休息之后,她坚持带着疼痛为小区接通电源、配置电暖气、安装照明灯、取暖炉、运送块煤等,及时解决了社区值守点设施不全和人们日常需要的问题。第二天,她才去医院检查,结果是脚崴伤,医生让卧床休息。在休息的两天中,为了保障基本防控用品的供给,她还积极与有关商家联系为社区无偿捐赠了10支灯泡、40节电池、1包手套等物资。危机检验一切、拷问一切。吴心悦同学为了做好防控疫情工作,几乎每天从早到晚坚持工作在防控疫情一线,体现了一名共青团员的初心和使命的坚守,体现了在防控一线青年志愿者的无私奉献、担当作为的精神风貌,也体现了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

张政同学是农学与马铃薯工程系18级食品加工本科班的一名共青团员,在2018年获得“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称号;2019年获得一等助学金。防控工作开展以来,父亲为退役军人,响应国家号召再一次奋战疫线志愿服务,母亲为社区工作人员,也投入到抗击疫情的工作中,受父母亲影响,他自愿去当地社区报名参加志愿者,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2月1日一大早张政同学就早早去社区报了名,刚一开始,社区人员也很热情,了解情况后,社区人员说:“你是学生,我们还应该保护你呢。在家里好好待着,就好了。”听到这些话,张政同学表明了决心,身为共青团员,在党和国家遇到困难时就应该做好他们的后备军,也是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公民应尽的义务与责任。他一再坚持下,社区工作人员让其做了登记。 每天早上八点开始配合天北社区工作人员对小区进行外来人员普查及本小区人员出入控制和登记,人员摸排登记,并把相关数据上报,前往小区门口监测体温,协助居民注册个人信息操作流程,协助网格长核对信息,搬运物资。配合工作人员协助检查居民信息工作。在小区单元门和各家各户门口贴新型冠状病毒宣传单和公告单,及小区内公共区域消毒工作。2月8日元宵节这天,他早上起来,又到了消毒的一个周期,母亲煮完汤圆,三个人匆匆吃了一口饭,就各自上了自己的岗位。由于社区的喷雾器存在漏液,消毒过后张政把自己的过年新买的黑色裤子给弄上了84消毒液,给染成红色,这也是由小区门卫大爷发现的。社区工作人员知道后也都纷纷惋惜。他说:“在当志愿者服务的日子里,每天走上街头义务宣传防治疫情,驱散聚集人群,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我深深懂得了社区服务人的辛苦,同时也在这短短的时间里重新认识了感动、感激与感恩。作为一名共青团员时刻准备着为人民服务 !有股力量,叫做众人拾柴火焰高;有种信念,叫做让世界充满爱。有一种温情,叫做春暖花开;有一种爱,叫做志愿者。”

疫情面前 永不退缩
崔剑同学是畜牧兽医17级畜牧兽医本科二班的一名共青团员。他表现突出,成绩优异,积极参加院系组织的的活动。在2019年获得二等助学金。他自己深知作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要为时时刻刻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随着疫情的发展,他积极响应我院团委和系部团总支的战“疫”号召,立即加入了青年志愿者的行列中。他说:“我要以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从我做起,从身边事做起,带头遵守关于疫情防控的各项规定,带动广大村民都重视起疫情的严重性。我是一名共青团员,我要为国家、社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他逐户走访、逐人摸排、疫控值班、疫控宣传,对接联系、汇总表格,奋战在战“疫”一线,延续志愿者精神。疫情防控工作艰辛且累,执勤中也会遇到不讲理、不配合的村民,但是艰难的事情最怕坚持,到了下午4点崔剑同学还在汇总统计着外来人员基本信息、排查登记表等相关数据,肚子呼呼叫的他只是匆匆啃了几口方便面,因为他深知,只有把工作做到细致和极致,才能保证万无一失。摸排中他还不时宣传普及疫情防控有关自我保护知识,“尽量减少外出。要戴口罩。勤洗手,多喝水。”崔剑一边登记着信息,一边还不忘告诉登记人员,“这只是排查,为大家健康负责。”让村里的人对当前疫情做到心里有数,这样更好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做到既不轻视又不恐慌。崔剑同学说:“我们要坚信,众志成城,疫情终将过去,众志成城,民族必定兴盛,疫情中,我们看到了国家的强大,疫情中,我们看到了英雄的人民,众志成城,我们就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趟不平的路!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吉佳航同学是畜牧兽医系18级畜牧兽医本科班的一名共青团员,担任学院社团联合会宣传部副部长、阳光文学社社长、畜牧兽医系学生会学习宣传部副部。他表现突出,成绩优异,获得2018——2019年度“优秀团员”荣誉称号;2019年获得二等助学金。在这个不平凡的寒假里,受疫情的影响,学院推迟了开学,家住在通辽市科尔沁区的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主动向家乡所在地申请加入志愿者行列,为打赢这场人民阻击战贡献青春力量。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面对疫情他说:“在这个全民动员的危难时刻,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大学生、一名共青团员,应该积极响应号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加入志愿者行列,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努力把我所学到的知识用到实处,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这场战‘疫’,我们一定能赢!”当国家提出“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政策时,吉佳航同学和其他几名志愿者一同下村排查,上至九十多岁的老人,下至前不久刚刚出生的婴儿,他都逐一排查,没有落下任何一个人。当天下午上交排查表时,他再一次主动向领导提出想法,决定制作电子版排查汇总表,两千多人口的身份信息需要一个一个录入,不能出现任何漏洞,他回到家中工作到很晚,最后在第二天中午将汇总表及时准确的上报给领导。他认为,他所做的一切对于奋斗在一线的“白衣战士”来说不值一提,但是只要能为防疫工作做点事儿他就会感到很满足。目前我国的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防控工作丝毫不能放松。像吉佳航这样的新时代青年大学生们挺身而出,肩负起疫情防控斗争中的社会责任,展现了当代共青团员的担当,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当代青年崛起的样子。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从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 吉佳航同学说:“只要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封闭’的黄鹤楼会再一次打开大门,战‘疫’终将胜利!春天到了,樱花盛开,疫情终究会散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朱一玮同学是畜牧兽医系17级畜牧兽医本科班的一名共青团员,担任院学生会副主席、社团联合会主席。他成绩优异,在2018年荣获“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称号、2019年获得三等奖学金。当他在看到学院共青团的动员令后,主动报名家乡志愿者,投身志愿者工作中,为战“疫”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在参加防疫工作后,他积极配合社区进行一系列防疫工作。防护服,防护眼镜,口罩加上一部电话就是他在这场战斗的第一把枪,他配合包联单位进行电话咨询和入户排查工作,五百一十户居民的家庭外来人员基本情况短短两天就全部排查完毕,排查工作告一段落后,棉服,口罩,测温枪是他新的行装,新战场是协助包联单位进行小区居民出入登记,小区公共区域消毒,按时询问重点人员的身体状况,及时安抚居民情绪并为他们排忧解难。“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在疫情面前,他说:“身为共青团员的我们,或许能做的很少,但是我看到无数青年学生主动参加防疫劝导等志愿活动,奔走于社区、村庄、挨家挨户科普防疫知识、承担排查任务,我们能坚守在属于自己的岗位上,为打赢这场艰难的抗疫战积蓄力量,冲锋陷阵!我感到非常的骄傲。作为一名共青团员,在国家和人民需要我的时候,我应当为社会尽到自己微薄之力。”

坚定信心 同舟共济
巩佳同学是商务信息系19级大数据班的学习委员,曾在2019年获得一等助学金。他说:“我作为一名青年大学生,我想为祖国尽一份绵薄之力。”在看到学院共青团的动员令后,他积极参加家乡所在地报名志愿者,很光荣地成为一名疫情防控志愿者。他说:“我被分配到一个社区与其他几位志愿者相互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算算日子,到今天已经有二十多天了。在此期间,我与其他几位志愿者在我们所分管的社区挨家挨户向居民宣传了这次疫情防控的重要性,也为他们详细介绍了预防病毒的措施:如勤洗手、少出门、少串门、出门戴口罩、不去人流密集的场所,不聚餐等。社区的居民都很配合我们,我们的工作进展也很顺利。而且在社区的巷口我们设立了检查站,每天登记出入车辆和人员。社区和包联单位工商联为我们提供热水,温暖的屋子;由爱心人员为我们捐赠爱心早餐、奶茶、暖贴等等。在这场战役中,我体会到了人间的真情,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爱。经过这段时间的努力,我已经习惯出去查卡,居民从不习惯到配合,这证明了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我相信!不久以后我们可以相约去武汉看樱花,去重庆吃火锅。我相信!我们一起努力一定会战胜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就像一个德国作家曾说过: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高新宇同学是商务信息系19网络班的团支部书记。在2019年获得“优秀班干部”荣誉称号、国家二等助学金,在军训期间曾获得“优秀标兵”荣誉称号。他在所分管的社区挨家挨户的登记发放出入通行证和车辆出入证明,也在社区宣传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在做疫情防控志愿者期间,高新宇同学每天早晨7点到晚上10点都坚持在疫情防控的岗位上。社区志愿者入户并非都那么顺利,有时敲门居民听不见,有时听见了,在特殊时期人家不想给开门,但他想尽办法见上每一户,想尽办法看到每一户的实际情况,工作不是想像中的简单,“疫”战以来,他足不漏户户不漏人地排查登记,丝毫不敢有半点马虎,平时没人居住的,也都会打电话确认现在是否居住,并且通知近期无重大事情不要返回;入户时的叮嘱:“没有特殊事尽量呆在家里”、“互相监督是否有外地回来人员,如有,及时跟我们联系上报,或者主动来居委会登记测体温”、“买菜一次性多买点儿,积存下来”、“虽然发了出入证,也不要每天往外跑”、“个人讲卫生,家里多通风,勤洗手”……入户、排查,登记,叮嘱、汇总、上报,几点一线的工作,用这些的琐碎串起高新宇同学志愿者工作的全部,耐心细致是他的“刹手锏”。高新宇同学就这样用一点一滴的行动筑就防控一线的坚实根基。一句温暖的话,一个理解的举动,他便足矣,这便是一名大学生青年志愿者。

乔敏同学是商务信息技术系19级云计算技术与应用班的团支部书记,曾在2019年获得国家助学金。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广大志愿者奋战一线,无数个感动的瞬间温暖了无数颗心,无数个感人的精神照亮一座座城。她说:“我是一名大学生,我想在这个危机时刻,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儿力量。”所以,在2月1日看到学院共青团的动员令后,乔敏同学积极报名参加当地志愿者。她说:“当志愿者的这些日子里,我觉得特别充实,虽然每天都特别忙,尤其是我们村距离大队有6里地,每天都需要早早的骑上电动车去大队服务站,在村口站会儿岗,因为村里干部操作电脑困难,所以我还要帮着村里入户排查,然后把消息汇总,做成电子版,再去帮村民家里消消毒,量量体温,忙完这些基本天已经黑了,回家的时候总得滑倒几次,我记得有一次因为路结冰直接摔了四次,但是一点也不感觉疼,反倒是有一种满满的责任感。都说‘宅’在家里睡就是给社会做贡献,可我能为家乡人民出一点点力,就算再累一点,再忙一点,都值了,每天这样过,日子充实,有劲儿。不畏惧寒冬,因为暖春总会来临,依旧有一些人在温暖着我们。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我们在过年,而那些‘逆行者’却是在帮我们过关。隔离病毒,而不是隔离爱。抗击疫情,我们在一起!”

积聚力量 齐心协力
冯晓宇同学是学前教育系的17级五班的一名共青团员,疫情出现以后他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着疫情的动态进展,他在微博上看到了党对一系列疫情防控的指挥,和各地志愿者支援武汉的感动事迹,他说:“我只是一个幼教的实习老师,我没办法像医务人员去一线支持,帮助人民,所以我只能尽我所能,干一些基层的事。发放出行证,检测体温,每天给反乡人员打电话询问身体状况,填写家庭信息,并记录到电脑中,定时到每一户人家宣传防疫工作,讲解传播途径和如何防疫,发放宣传资料,严格检查出行人员。尽可能的做到每一户心中有数。每天早上六点起床,做好安全措施便进入社区。进行一天的工作,虽然每天只吃一顿饭,拿回来的饭也有些凉了,晚上也是最后一个走的,但我的心确是暖的。我相信抗疫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我作为一名共青团员,能把自己的力量放到国家有需要的时候,我感到无限骄傲。我相信国家,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疫情,共度难过。希望我们能够携手共进,繁华与共。能够放心的走上街头。”

徐瑞锴同学是学前教育系18级3班的一名团干部。面对严重的疫情,她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活动,每天在社区登记过往车辆,做登记小区住户人民的信息情况,确定有无疫区回来的群众才能进入小区。她说:“作为一名共青团员,应该履行义务,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即使我的能力仍有限,但一颗关爱之心不会磨灭,我将尽全力伸出双手去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我会尽全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争取让武汉和中国度过难关。隔离的是病毒,凝聚的是同心!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冯雪同学是学前教育系19级14班的一名共青团员。自疫情爆发以来,全国人们心连心一起抗击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每天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疫情进展情况,时时刻刻的关注新闻。她说:“我是一名大学生、是一名共青团员,在国家有难、人民有难的时候,自当挺身而出为国家、人民出一点锦薄之力。每天早晨6:30起床,7:30去我村的疫情防控站值班站岗,记录返乡人员并且转告他们做好安全防范,为本村出入人员测量体温,外来人员做登记,帮助村民去指定的超市买菜,挨家挨户的发放宣传单、消毒液和口罩。每天晚上回到家都已经天黑了,每天都很疲惫,但是做有意义的事情,为国家做贡献心里还是很开心的。虽然我不能像医护人员一样上前线救助他人,但我能做到帮助人民预防。我作为一名共青团员,我应该像医护人员一样义不容辞的站出来为人民服务。让我们凝聚起一点一滴的力量,共同期待战胜疫情。武汉加油!中国加油!我们一定会好安然度过此关!希望如约而至的不止春天,还有疫情过后平安的你!”

疫情即战情 坚持就是胜利
周艳辉同学是建筑技术系17级工程造价班的一名团支部书记。疫情疫情爆发后,身处疫区赤峰市的周艳辉同学没有恐惧,没有沉默。主动联系当地的村委会,第一时间加入了志愿者的队伍中。他每天早上七点就开始工作,在村口执勤,给过往的人量体温、消毒。给出入村子的行人车辆进行登记,不是本村的人不得进入本村。将登记好的名单及时的上报上级。赤峰地区春节期间的室外温度都在零度以下,当别人在暖气房里过年时,周艳辉同学却义无反顾地走出家门,走上寒冷刺骨的抗疫一线,坚持在石匠沟村村口做疫情防控工作。周艳辉说:“疫情防控是每个人的责任,作为大学生更应该在祖国和人民有难的时候冲锋在前,疫情就是命令,这场战‘疫’我必须上!”

王露同学是建筑技术系17级工程造价班的一名学生。疫情爆发后,她总想在这个特殊时期为社会做点什么。当得知村委会招募抗疫志愿者时,便立即报名参加防疫志愿服务活动中,第一时间前往村委会找到相关负责人,投身一线,抗击疫情,并迅速投入到疫情防控中,密切配合村委会工作人员进行防疫宣传,测量体温、登记信息,劝导居民少出门、不串门、不集聚,为他们认真细致地讲解疫情防控相关知识。还通过张贴标语、发放材料等方式,耐心宣传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和防护措施提高村内居民的防范意识。8: 00到13: 00,18:00到00:00,王露都在执勤点工作。“您好,请出示一下身份证,我需要登记”“您好,请拿把手腕露出来,我需要量体温”…每一辆来往车辆和进入村内人员都要检查和记录。靠着这样细碎而认真的排查,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出力。她说:“许多医护人员都日夜奋战在防疫一线,我作为一名预备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更要贡献自己的一量。”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她始终秉承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话跃在防控一线。面对疫情,她用青年显担当的精神生动诧释了一名新时代大学生的无私奉献,报国为民的坚定信念。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新的风采、新的力量,也看到了抗疫一定会胜利。

抗击疫情“疫”不容辞,行动就是最美的“请战书”。 在这场分秒必争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乌兰察布职业学院青年志愿者凝聚青春力量,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接受教育、增长才干,让青春在担当时代使命和青年责任中熠熠闪光。